全市100%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绿色医疗渠道。图为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体检60岁以上老年人。
目前,昆明以大生态、大数据、大旅游、大文化创意为基础,全力推进大健康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巩固健康城市基础,编织人民健康体系网络。
(1)争取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向昆明倾斜目前,大健康备受关注。昆明积极开辟新的道路,寻求转型,关注人民健康的整个过程、整个生命周期和整个产业覆盖,满足人民日益突出的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健康需求。
在医疗卫生方面,积极争取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向昆明倾斜,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等6家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卫生合作协议;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专家工作站** 总医院远程医疗合作正式启动。
依托昆明延安医院、昆明第一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依托昆明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广安门医院建设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开启京昆医疗合作新篇章。
目前,全市已有6家县级医院通过省级提质达标验收。全市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和基层能力提升行动,督促推进10个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和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
继续推进五中心建设,提高危重症治疗能力。建设了5个胸痛中心、4个中风中心和3个创伤中心,建立和完善了区域协同应急服务网络。
(2)继续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建设昆明三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探索惠民有效的爱国卫生工作昆明模式。目前,全市有10个国家卫生镇、28个云南省卫生镇(街道)、691个云南省卫生村、1516个市级先进卫生单位。
去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5.6人均预期寿命为%79.41岁。全市有19家医疗机构取得养老服务资格,30家以上二级医院开设老年病科。目前,91%的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医疗服务,100%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绿色医疗渠道。
全市继续推进互联网 医疗卫生建设,基本建设昆明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推动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与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系统数据互联。
在药品制造方面,依托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创新基地和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重点关注生物疫苗、现代中药、仿制药三个关键方向,重点关注各种因素,形成以昆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医药产业发展模式。
(3)加快互联网 智能养老服务业发展昆明市连续8年将养老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和质量提升建设列为政府重要工作和十项惠民实事,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已建成33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0个已投入运营。
为尽快弥补农村养老薄弱环节,在晋宁区试点家长餐桌、土地养老等互助养老模式;盘龙区开设社区爱食堂服务老年人;呈贡区以医疗保健与政府采购服务相结合,官渡区以智能养老为主要试点内容,广泛探索社区和家庭农村养老服务。
此外,昆明市还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正常运营2.4万元经营补贴。
盘龙区、官渡区加快互联网 智能养老服务业发展1.2依托服务平台和服务平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互联网 智能养老服务平台GPS信息服务,整合家宝、爱心通、汇费通、手机办事通等服务系统资源。
联动110、120、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购物超市等社区服务网络,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安全监测、医疗保健、医疗、国内服务等多元化服务。
继续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建立养老服务业风险分担机制,制定统一的保险计划,引导养老机构参与政府投资,积极推进市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的实施。
(4)全力打造国际医疗康复旅游目的地昆明大力发展现代科技、传统医药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国际健康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旅游产业。积极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和国际健康旅游,打造以体验、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康复疗养、特许医疗、医疗美容、抗衰老、国际健康展览服务为特色的产业链,加快中医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发展集高端医疗、国际商务、康复、休闲疗养于一体的健康旅游品牌。促进体育医疗旅游规模化发展,努力把昆明打造成国际医疗康复旅游目的地。
来源:昆明日报,网图侵删
免费试用官网
专注于养老系统研发20年
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定为
2020年度智能健康养老服务推广目录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