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高效助力防控疫情

随着各大城市返程高峰的临近,疫情防控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主战场在基层,社区防控成为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重中之重。目前南京市已经发布通告,全面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北京市绝大部分小区社区也实行封闭式、半封闭式管理,严格小区往来车辆人员核查登记,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员,加强小区环境治理和出租房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以智慧社区为蓝本的社区管理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社区服务的重要依托。例如特斯联目前在上海的AIoT智能社区解决方案试点已通过AI、大数据手段有效提高疫情防控效率,支持一线防控筛查隔离管理。这个试点方案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应用标准,在特斯联覆盖的全国数千个社区服务中迅速同步。

       我们再以科达智慧社区解决方案为例,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依托视频监控、人脸自助核验门禁/闸机、出入口车辆卡口、结构化摄像机等前端,通过智慧社区防控云平台,实现对社区车辆、人员、事件的全面、精准管理,同时为公安、物业、社区/街道办等部门提供相应的业务支撑。

       解决方案通过社区出入口、公共区域监控、单元门人脸自助核验门禁等智能前端形成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构建AI 大数据的三道防线不仅全面监控和保障了社区安全,而且为公安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等相关业务提供了前提。

       其中车辆卡口与人脸自助核验闸机组成智慧社区的第一道防线,进行重点目标布控告警、尾随告警及陌生人提醒。固定监控摄像机24小时值守,社区公共区域全覆盖,实时对危险区域进行告警,掌握人员车辆的活动情况。人脸自助核验门禁、单元门半球摄像机与烟感探测器为每一栋社区楼宇站岗,杜绝消防隐患。

       基于一标三实的要求,以门禁为采集前端,以大数据云平台做分析,以手机App作为工具,通过物业登记、手机自助登记、刷脸开门等方式,督促居民主动登记个人信息,实现人物轨迹跟踪和人员性质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手机交给辖区网格成员App推送任务,完成居民信息验证,形成网格成员人口登记闭环。

       同时,人员登记信息与出入情况将关联房屋,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判定房屋性质(自主/整租/合租/群租),辅助网格员进行房屋信息采集与核查,整治群租乱象,优化人员管理模式,提升人口数据、房屋数据的“准确性”。

       ▲特斯联智能社区应用平台增加了疫情防控智能感知功能

       特斯联试点社区首先,对社区内有过疫情爆发区域接触史的家庭进行关注。通过出行记录和人脸识别的大数据分析,对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家庭此前14天内的访客、社区内出行轨迹等有效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作为重要数据依据留存。一旦该户居民在居家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疫情相关病症,平台会第一时间推送信息到责任街道干部,并在街道干部核实管理后,通过信息推送相关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告知。通过大数据的智能研判,进行对相关人员的非接触、人性化的管理,一方面提高社区的疫情管控效率,确保“灵、准、快”,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避免社区居民的恐慌心理。

       同时,特斯联第一时间与街道疫情防控指挥小组达成共识,通过智慧社区感知系统关注返沪人员,并通过平台组织返沪人员进行自主报备和居家观察,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置。在社区人口信息采集的数据支持下,通过特斯联的人脸感知系统、大数据系统和AIoT该平台快速有效地分析了社区内的实时有效交通轨迹,包括外国返回上海的人和外国返回上海的人。记录大于或等于5天没有交通日志的社区居民的标签。当标签居民生成交通日志时,将进行预警和推送,实现可能感染疫情的社区登记和管理服务,严格防止输入性病例的发生。

       此外,为方便居民上报疫情和咨询求助,居民可以通过智慧社区系统中的“事件上报”功能,通过移动端第一时间将发现的疫情相关问题、图文信息上传至智慧社区平台,平台根据关键词对疫情问题进行智能分流处理,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即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治,或解答咨询提供相关服务。同时,居民还可以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发现消毒不到位、外来未登记人员等问题均可以一键上报,物业和社区将同步收到预警信息,最大限度提高防护效率。

       针对目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安防行业企业积极探索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在社区疫情防控中的应用,通过方案改造,设施升级等多种手段实现,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适应当前疫情防控。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