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问题看物业服务——如果第一个“非标”没有得到控制


【性价比最高的物业经理/项目经理证书渠道】

承诺:如果有比物业匠人更便宜的,退还差价!




蔓延,不断蔓延,直至无法控制——这个结果毫无疑问。


纵观那些管理结果不如人意的园区,并不是一开始如此,而是在某个阶段,或者某个问题出来后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后面才会按照偏离方向发展,且渐行渐远。


对于发现问题没有及时纠偏制止,从本质上就是模糊了标准,或者是重新定义了标准(往往是负偏离的标准)。使大家认为,新的“标准”也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在人之惰性的驱使下,“新标准”将会快速替代原来的标准而被广泛接纳应用。



今天,小匠发现园区一个维修打胶后的小便池,维修结果不尽如人意。

胶粗细不匀,多余的胶也没有及时清除,与边上原来的工艺格格不入,也明显拉低了整体的品质和使用感受。


   

左图:施工粗糙                             右图:标准施工


其实,打胶并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但需要耐性和对施工标准的基础定位:是只要粘住就行,还是既要粘住,还需要考虑美观度。


第一个小便池的维修结果出来了,但是如果没有对维修工“不合格”(合不合格就是项目的要求,如果定义为粘住就行,上述维修结果已经合格;但是同时需要考虑工整度,上述维修结果就不能通过验收)的问题明确指出,同时坚持要求返工,那么后续将会第二个、第三个类似的小便池出来……到最后,原来看起来工整高大上的对客形象也将一点一点消耗殆尽!


那么,如何防止问题蔓延呢?


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规范标准。比如,对于上述维修,就需要明确标准为保障牢固度,打胶宽度为多少,收边整齐没有余胶残留等。虽然不一定一次性就可以预料到所有的维修标准,但是如果要系统性管理,需要在发现标准缺失的时候,第一时间补上缺失标准进行漏洞弥补。


其次需要提前、及时发现问题。建立有效的监测、巡查机制和反馈渠道,确保问题能够及早被发现。这包括定期检查、问题反馈、员工培训等形式,以保证问题能够及时呈现在管理者面前。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管理者自身要有对标准的基础概念和发现问题的意识。


再次需要快速反应和解决。一旦问题被确认,立即采取行动并制定解决方案(包括标准重新定位、标准明确、整改措施等),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和扩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预判和采取预防措施同样很重要。对于有经验的管理者,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判,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的检讨,采取预防性措施可以避免很多可能发生的问题出现。

所以,要想保持园区良好的品质,那么请切勿忽略每一个小问题。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