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鼓励重大项目实施,鼓励人才创新创业,鼓励自主创新,加强科技金融服务,鼓励上市融资,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合肥市高新区近日率先出台了《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

针对企业痛点和难点 新政策重点四大突破

据合肥市高新区财政局介绍,《若干政策措施》着力在政策创新、政策力度、精准支持、重点项目支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其中,在改革创新方面,以产业为主导,围绕重点和热点产业,出台了专业化、特、新、生物医学、空间信息、网络安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低碳环保等新政策。同时,支持中国科技大学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和园区重点核心技术研究项目。人才是创新的核心支持。合肥高新区还出台了高水平人才、大学生创业和企业孵化的专项政策,重点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使资本血液直接输入创业企业,培育更多的科技创新创业实体,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沃土。

在提高基准、增加政策实力方面,《若干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政策激励,增加对知识产权、规模以上企业和海外业务的支持,鼓励企业走出去。同时,深化金融供给改革,增加自由贸易贷款、科技大学校友贷款等金融产品,创新转型升级贷款和金融租赁的支持模式,实现企业融资担保薄弱、成本低、效率高。此外,结合园区情况,承担市固定资产投资补贴政策任务,增加新的投资统计奖励,帮助经济发展。

在把握企业需求和准确支持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更注重为企业提供及时帮助。以企业需求为原则,增加对实施效果良好、符合十四五发展方向的支持。同时,针对资金、人才等企业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对症下药,增加更有效的条款,真正将政策资金用在刀刃上。

在招聘和支持重点项目方面,《若干政策措施》突破了原有的支持模式,从项目实施到发展壮大,从租赁招聘到股改上市,出台了多方式、多阶段的个性化专项政策,推动园区产业集群整体升级,推动园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全生命周期提供各种要素,并开展免审即享试点

合肥市高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准确实施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从企业初期到成长期、成熟期,从企业上市到成为行业领导者,整个生命周期匹配人、财、物、服等全方位支持政策,引导企业走专业新、国家高企、上市企业道路,缩短梯度推广时间,加快企业成长。

在人才要素方面,政策从校企合作、政企合作、同业合作、以旧带新等多个维度解决就业问题,发布全球人才引进需求清单,每年奖励人才引进。此外,合肥高新区率先支持合肥企业设立人才飞地,实现异地聚集、引进和使用人才。

在融资要素方面,合肥高新区制定了科技中小企业和高增长企业的融资模式和差异化管理政策,率先在安徽省北京证券交易所出台上市政策,积极动员园区企业抓住上市机会。

在创新要素方面,新园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自由贸易创新政策,增加鹰企业、双五企业、新经济、孵化器、应用场景研发费用补贴支持,同时深化与中国科技大学的合作,首次支持中国科技大学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打造世界著名的科技创新政策来源。

为建设4312产业集群,支持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若干政策措施与生物医学、空信息、环保低碳热点产业密切相关,重点关注工业企业规模、高科技、增加集成电路、软件信息、网络安全产业支持,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此外,合肥高新区还专门开发了高新技术智慧小项目,将企业寻找政策转变为政策寻找企业。只要企业扫描,就可以准确地推动适用的政策条款和估算政策金额。同时,园区将开展免审即享试点,选择部分条款,采用无意识审批、自动支付的方式,进一步简化政策实现流程,使企业能够享受政策资金送上门,有效提高市场实体的满意度。

八年投资数百亿元财政资金 煽动社会资本近500亿元

合肥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经过31年的努力发展,建立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所、量子信息研究所、国家脑实验室等合作创新平台,培育了科技、华米科技等领先企业和近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学等高端产业集群。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生产总值、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在169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大众创业创新和产业支持政策体系,从2014年支持产业发展2 2政策体系,升级到2020年建设世界级园区政策体系,累计投资102亿元,利用社会资本近500亿元,惠及3万多家企业,大大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编辑:朱晓光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