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物业管理
物业SCRM
智慧社区
硬件支持
新闻动态
免费试用
经验交流丨数字赋能社区治理 创新“社区智治”的杭州实践
杭州是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和中国社区建设展览中心的诞生地。近年来,杭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率先在全国建设城市大脑,率先开发杭州健康码,实现了从数字治理堵塞向数字治理城市的重大飞跃,在数字治理疫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基层治理方面,杭州市民政局坚持数字授权,以精准智能控制、精准服务、整体智能治理为目标,全面启动社区智能治理计划● 一是顶层设计明方向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建设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窗口的决定,积极推动城市大脑延伸到社区治理领域,加快建设五级机长制努力开放公安、民政、社会保障、城市管理部门数据和社区物业、智能安全、市政服务系统,建立社区管理和居民参与两端协调数字治理模式,为社区提供智能治理工具,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参与渠道,不断提高社区数字治理水平。● 第二,作为四大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之一,城市大脑汇集了政府、运营商和企业的大量数据资源,访问了近6000个数据接口和4000个数据指标,平均每日协作数据1.21亿。积极建设基于城市大脑的社区数据市场,建立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等数字平台的信息快速流通机制,开发在线居民信息、社区管家、人民讨论、民生指数、积极服务等11个应用模块,建设覆盖实际人口、住房、单位和标准地址的统一地址库,使社区治理数据更多、准确、运行。目前,统一地址库已覆盖全市各区(县、市)、191个城镇、街道、9885个网格,验证采集数据800多万,有效支持各种社区智能治理应用场景的建设,为实现精确决策和高效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是按照平战结合、因势授权的理念,深化社区数字驾驶舱和应用场景建设,重点关注社区公共安全、特殊人群服务、服务处理、社区环境治理、居民在线参与等关键内容,依托社区数据市场和社区感知设备,丰富智能治理功能场景,促进有效治理和居民意识的实现。例如,围绕老年人的安全问题,推出老年护理场景,为社区孤独、独居、老年人安装门磁性报警系统,一旦发生异常变化,数字驾驶舱将发出预警,呼吁社会工作者第一次联系访问;围绕居民维修服务困难,开发邻里E家场景形成了上报-交付-完成-反馈的闭环,大大提高了问题处理效果。02让数据多说话,打造集成共享的工具包● 一是打造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助推器,努力为社区提供输入、管理和分析工具。在传统家访和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扩大了居民在线申报和政府数据联通AI设备识别等数据采集方式改变了以往扫楼、洗楼等低效采集方式。按一次输入,多次调用,建立居民许可证数据库,解决多平台反复输入的问题。同时,在线服务自动升级、到期主动提醒、及时冲突预警和老年证书、残疾证书等特殊服务在线功能,试点平台发布政策冲突,退出预警1255,实现3694民生保障对象服务自动升级,同时实现居民少跑腿,平均每天减少社会工作时间约3小时。● 二是打造精密智能控制的仪表板,依托社区智能治理拓展传统治理思维,实现线上线下治理模式的高效联动,通过网络大数据在线抓取关键人员、关键事件和关键场所,依托网格社工对关键人员、关键场所和关键信息进行线下地毯式接触,利用网络 网格联动模式,帮助社会工作者及时掌握社区运行情况,实现疑似风险事件的即时感知和智能预警。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首个杭州健康码赋予了社区防控权力。上城区推出了小青社区防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提高了信息接触和防疫宣传的效率;江干区利用智能监控实现手机管理 1344 隔离观察点,解决社区第一道防线人力不足的问题;余杭区在86个智能安全社区推广人体热 扫码设备,在场景驱动下巩固社区治理的新基础设施。● 三是从邻里友好、居民参与、居民满意度、社区组织力、社区服务力五个维度,实时收集和完善指标参数,全面形成社区创新活力指数。动态匹配社区民生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和服务供给,形成动态社区民生服务的五色图,为社区合理配置服务资源、建设服务设施和服务力量提供决策依据。今年,市级向社区治理领域投入了近2000万元的公益风险投资基金,新开发了约1500个社会工作者岗位。通过对民生服务五色图的分析,新岗位设置和公益项目配置更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收益感。03让智能治理有温度,创造一个全时响应的民情● 一是公共服务实时办以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理念为指导,以全时办、就近办、上门办等多种形式延伸社区服务半径,实现585个公民个人办事一证办。310项办事事项实现“即时办”,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下城区试点推进“1 Call极简政府服务模式,推出24小时智能在线社会工作者小智慧,利用人工智能 移动终端平台,为人们提供一句话的在线咨询和处理服务;西湖区促进直接民生,免除72个审计流程,36个离线纸质数据,减少105天的审计等待时间,使人民补贴秒。● 第二,便利服务实时到达坚持两端协作的理念,通过小程序、公共账户等脚踏实地的形式,让社区服务信息第一次直接到达居民。通过居民端小项目,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机构可以实时发布服务活动信息,居民也可以获得社区、物业、老年人护理等15分钟服务圈资源,在线咨询和注册。例如,拱墅区善贤社区居民持有善贤IC卡,可实现党建、管理、安保、养老、医疗等领域的智能一卡通;余杭区仓前街道建设互联网 物业服务体系,实现物业问题拍即整。处置 ** 345 ,社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 23%。● 第三,社区谈判实时沟通积极建立居民在线谈判、讨论和评论平台,实现居民需求在线收集反馈、社区公共事务在线谈判、社区公共事务在线监督和评价,使办公室职员能够有效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同时,根据浏览量和关键词,自动形成热门话题,在新形势下建立居民更方便、更快地参与社区治理的道路,促进更精细的社区服务和更有方向的社区治理。例如,拱墅区开发了谈判铃小项目,建立了一方按铃、多方响应的新基层数字谈判机制。自运行一个季度以来,已接受99份谈判申请,完成率已达到72.4%,居民满意度达到86.5原标题交流:数字赋社区治理
上一篇:
物业管理软...
下一篇:
物业管理系...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提交
在线咨询